python基础学习-递归函数

函数执行流程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# http://pythontutor.com/visualize.html#mode=edit
# 建议自己想像函数执行流程,先不要去上面的网站上看
def foo1(b,b1=3):
print("foo1 called",b,b1)

def foo2(c):
foo3(c)
print("foo2 called",c)

def foo3(d):
print("foo3 called",d)

def main():
print("main called")
foo1(100,101)
foo2(200)
print("main ending")

main()

  • 全局帧中生成foo1、foo2、foo3、main函数对象
  • main函数调用
  • main中查找内建函数print压栈,将常量字符串压栈,调用函数,弹出栈顶
  • main中全局查找函数foo1压栈,将常量100、101压栈,调用函数foo1,创建栈帧。print函数压栈,字符串和变量b、b1压栈,调用函数,弹出栈顶,返回值
  • main中全局查找foo2函数压栈,将常量200压栈,调用foo2,创建栈帧。foo3函数压栈,变量c引用压栈,调用foo3,创建栈帧。foo3完成print函数调用后返回。foo2恢复调用,执行print后,返回值。main中foo2调用结束弹出栈顶。main继续执行print函数调用,弹出栈顶。main函数返回。
  • 内存中分栈和堆,对函数来讲,它有一个栈,栈就是落盘子,只能从上面拿。栈是一个内存区域,它一直不停在被使用。它是一个先进后出,后进先出的。谁在压栈,谁就在使用内存,内存中的其他数据会先保存起来,保存起来以后给它压下去,之后再把print()压在它上面。这里指PPT中的代码def main(): print(“main called”)一段。这样当前就是print环境了,然后将字符常量也压到栈里。调用函数就是print()真的要执行了,它会把print()栈内的所有数据依次拿出来执行,执行完以后,栈上的数据就依次拿完了,它刚压进去的数据就消耗完了,这时print就可以弹出了,print一弹出,之前有为main保存的数据,依次再加载起来。main函数就可以继续执行了。之后在main中查找foo1并压栈,将常量100、101压栈。要依次用掉函数内的数据。在栈内要创建一段,这一段叫帧,因为在栈上,所以叫栈帧。函数的执行过程就是压栈与弹出的过程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# 字节码不是重点,当对语言掌握的很好了,写程序没问题了,再来了解字节码
def foo1(b, b1=3):
print("foo1 called", b, b1)
foo2(2)

def foo2(A):
pass

# foo1字节码
4 0 LOAD_GLOBAL 0 (print)
3 LOAD_CONST 1 ('foo1 called)
6 LOAD_FAST 0 (b)
9 LOAD_FAST 1 (b1)
12 CALL_FUNCTION 3 (1 positional, 0 keyword pair)
函数调用,调用完成后,弹出所有函数参数,函数本身关闭堆栈,并推送返回值
15 POP_TOP # 删除顶部(TOS)项目

5 16 LOAD_GLOBAL 1 (foo2)
19 LOAD_CONST 2 (2)
22 CALL_FUNCTION 1 (1 positional, 0 keyword pair)
25 POP_TOP
26 LOAD_CONST 0 (None) # 这两行是foo1的返回值,None这个空值是一个常量,所以是LOAD_CONST
29 RETURN_VALUE
# python中所有函数都有返回值

递归Recursion

  • 函数直接或者间接调用自身就是递归

  • 递归需要有边界条件、递归前进段、递归返回段

  • 递归一定要有边界条件

  • 当边界条件不满足的时候,递归前进

  • 当边界条件满足的时候,递归返回

  • 斐波那契数列 Fibonacci number: 1,1,2,3,5,8,13,21,34,55,89,144, …

  • 如果设F(n) 为该数列的第n项,那么这句话可以写成如下形式:F(n)=F(n-1)+F(n-2)

  • F(0)=0,F(1)=1,F(n)=F(n-1)+F(n-2)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pre = 0
cur = 1
print(pre, cur, end=' ')
n = 4
# loop
for i in range(n-1):
pre,cur = cur,pre + cur
print(cur,end=' ')

# 递归解决斐波那契数列
# F(0)=0, F(1)=1, F(n)=F(n-1)+F(n-2)
def fib(n):
return 1 if n < 2 else fib(n-1)+fib(n-2)

for i in range(5):
print(fib(i),end='')

# 把4代入,就是fib(3)+fib(2),fib(3)要再次压栈,这时就又进fib这个函数了,这时要调用fib(2)+fib(1)
# fib(2)不小于2,所以还要调用一次fib(1)。fib(1)就是边界,因为小于2,这时就会执行return了,之前都不会
# return。这里的fib(3)+fib(2)会分别执行fib(3)和fib(2),也就是执行2次
# 而且这个递归的效率非常低,因为压栈太多
  • 递归要求
    • 递归一定要有退出条件,递归调用一定要执行到这个退出条件。没有退出条件的递归调用 ,就是无限调用
    • 递归调用 的深度不宜过深
      • Python对递归调用的深度做了限制,以保护解释器
      • 超过递归深度限制,抛出RecursionError: maxinum recursion depth exceeded 超出最大深度
      • sys.getrecursionlimit()
1
2
3
4
5
6
7
8
9
10
# 用pycharm测试
def foo1(b,b1=3):
foo1(b)

# foo1(3)
import sys
print(sys.getrecursionlimit())
# 视频中是1000,超过这个值就会报错,这是一种保护机制
sys.setrecursionlimit(1000)
# 修改递归的层数,太消耗内存了

递归的性能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# for 循环
import datetime
start = datetime.datetime.now()
pre = 0
cur = 1 # No1
print(pre, cur, end=' ')
n = 35
for i in range(n-1):
pre, cur = cur, pre + cur
print(cur, end=' ')
delta = (datetime.datetime.now() - start).total_seconds()
print(delta)

# 递归
import datetime
n = 35
start = datetime.datetime.now()
def fib(n):
return 1 if n < 2 else fib(n-1) + fib(n-2)

for i in range(n):
print(fib(i), end=' ')
delta = (datetime.datetime.now() - start).total_seconds()
print(delta)
  • 循环稍微复杂一些,但是只要不是死循环,可以多次迭代直至算出结果
  • fib函数代码极简易懂,但是只能获取到最外层的函数调用,内部递归结果都是中间结果。而且给定一个n都要进行近2n次递归,深度越深,效率越低。为了获取斐波那契数列需要外面再套一个n次的循环,效率就更低了
  • 递归还有深度限制,如果递归复杂,函数反复压栈,栈内存很快就溢出了
  • 思考:这个极简的递归代码能否提高性能?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# 斐波寻契数列的改进
pre = 0
cur = 1
print(pre, cur, end=' ') # 这里打印的是最前面的0和1

def fib(n, pre=0, cur =1):
pre, cur = cur, pre + cur
print(cur, end=' ')
if n == 2: # 这是最外层的条件,当满足条件时执行一次return。n是计数的,
return
fib(n-1, pre, cur)
# 这一句后隐含有return,每次都会执行return。我们不关心这个,因为我们要的是上面print的值
# 上一次的结果,作为下一次的参数传进来
fib(5)
- 改进
- 左边的fib函数和循环的思想类似
- 参数n是边界条件,用n来计数
- 上一次的计算结果直接作为函数的实参
- 效率很高
- 和循环比较,性能相近。所以并不是说递归一定效率代下。但是递归有深度限制
- 对比一下三个fib函数的性能
  • 间接递归
1
2
3
4
5
6
7
8
9
def foo1():
foo2()

def foo2():
foo1()

foo1()
- 间接递归,是通过别的函数调用了函数自身。但是如果构成了循环递归调用是非常危险的,但是往往这种情况在代码
复杂的情况下,还是可能发生这种调用。要用代码的规范来避免这种递归调用的发生

递归总结

  • 递归是一种很自然的表达,符合逻辑思维
  • 递归相对运行效率低,每一次调用函数都要开辟栈帧
  • 递归有深度限制,如果递归层次太深,函数反复压栈,栈内存很快就溢出了
  • 如果是有限次数的递归,可以使用递归调用,或者使用循环代替,循环代码稍微复杂一些,但是只要不是死循环,可以多次迭代直至算出结果
  • 绝大多数递归,都可以使用循环实现
  • 即使递归代码很简洁,但是能不用则不用递归
  • 个人感觉,递归最重要的有三点。一是定义时,函数的参数就是变量,它一直在变化,所以可以向下执行。二是找到公式,也就是函数要完成的功能,如何不断的用一个公式递归自己,这可以通过要实现的功能来发现其中的规律。三是返回,实际就是告诉函数到什么地方就可以一级一级地向上返回值了,这个也可以从要实现的功能中找到,看功能到什么时候就可以结束。
作者

John Doe

发布于

2019-11-12

更新于

2023-03-17

许可协议